首页> 电视剧《为有暗香来》中暗含了哪些香文化?

电视剧《为有暗香来》中暗含了哪些香文化?

时间: 2023-10-20    浏览量:160     分享:

image.png


中国的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,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。在古代中国,香并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品,它更是承载着宗教信仰、礼仪习俗、祛病出疾等多重内涵的象征。


近日,电视剧《为有暗香来》凭借新鲜的题材正在热播,除却新颖剧情,剧中以为皇室制香的香料世家为背景,开集便上演了隔火熏香、合香手串、龙舟香漏等趣味香事,呈现了传统香文化在古人日常生活中的融入。



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


「隔火熏香」是从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精巧的熏香方法,其借助燃碳的熏香之法,通过碳、灰、香三者创造出熏香之美。陈敬《陈氏香谱》“焚香”中记载:“焚香,必于深房曲室,用矮桌置炉,与人膝平,火上设银叶或云母制如盘形,以之衬香。香不及火,自然舒慢,无烟燥气。”


大致做法是将碳块烧透后埋置香灰里,用一根香箸在香灰中“扎”出一个气孔,通达木炭,在气孔开口处放上薄垫片,将香品放在垫片上,然后用炭火慢慢熏烤香品,这样既可避免被烟气熏染,也有助于香气释放的更加醇净。


image.png

「合香手串」则是由多种香药和合制成的丸状香品,用绳串成香串以供佩戴赏玩。古代男女会根据其地位皆佩戴香珠,而贵族会在左腕或右胸佩戴一串香珠,随身散发出清幽雅正的香气。


另外,香珠的佩戴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,晋商为了经营生计常年「出门在外,事先会根据身体的状况携带相应的和香珠。在途中,如遇顽疾发作或者头疼脑热,可以将香珠泡水、含服或是点燃,能够起到救急的作用。 


image.png


「以香计时」相信大家也不陌生,在影视作品中常常看到用“一炷香”的方式来计时,在我们现代,“一炷香”的时间大约是半小时左右。而「香漏」不仅可以利用燃香来计量时间,同时还兼备了定时响闹的功能。用计时虽然精度不高,但简单易行,曾在民间十分流行。


电视剧《为有暗香来》为我们呈现的便是「龙舟香漏」,将一艘龙舟形的盛器上放着一至两根燃点着的香,香上横着数条两端系上金属球的线。每隔一段时间,香便会烧断一条线,使金属球跌进下面的盛器,发出响声,报告时间。


image.png


秽除烦豁性灵 玉炉风细绕彤庭


焚香除了是生活雅趣的表达方式外,在防治疾病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

起初,古人为了驱逐蚊虫,便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和芳香气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烟熏火燎。“神农尝百草,辨识百草香,先民驱虫疫,屡屡起烟霞。”说的就是这最初的焚香。


中国传统合香所用香料,几乎全部都是中药材,既可入香,又可入药,因此也被称为“香药”。宋代谢采伯《密斋笔记》:“诸香药,皆达气。藿香达表,乳、麝、木香走经络,沉香趋下。皆香气芳烈,能使诸药快荣卫一切滞气”。


在疾病尚未发生时祛除邪秽之气,提升人体正气,是养生防病之根本。中国先民很早就懂得运用熏烧香药、佩戴香囊的方式,除菌避秽、净化环境。


image.png


如孙思邈《千金方》指出,外感温热病可以传染,也可以预防,预防所用方法多种多样,所选药物均以芳香药为主体,如辟瘟杀鬼丸香佩、粉身散作粉剂扑身、用桃枝洗方外浴。


“千家香世界,万户尽烟中,天地人三界,无日不撩绕。”无论是佩戴香囊、香笼熏衣、香方沐浴、枕香入眠...古人通过各种方式来留存香气,而香文化早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。


直至如今,香文化逐渐成为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、提升生活品质的方式。尽管化学香精已成为制香的主要原料,但现代提香技术的发展为天然香药的精油形式带来了新的突破。当精油遇上香薰,不仅是东方香气的传承,更是古代香文化身心同养的沿袭。


在当今追求效率和快节奏的社会,我们或许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,将香气融入日常生活。当感到心身疲惫时,静心品味精油的香氛,目睹芬芳的烟雾缓缓升起。此刻,心绪随之飘散,尘烦为之一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