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研院最新研究!柴胡-当归挥发油抑制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

研院最新研究!柴胡-当归挥发油抑制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

时间: 2025-08-22    浏览量:18     分享:
pexels-cottonbro-5701010.png

乳腺增生是女性最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之一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30%~40%的女性在一生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。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、触摸到小结节,有时随月经周期加重或缓解。


虽然乳腺增生并不等同于乳腺癌,但其发病机制与激素水平密切相关。如果长期未得到调节,不仅会造成身体不适,还可能带来心理上的担忧。因此,探索安全、有效的干预措施,对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


最近,古香今韵科研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,用现代科学的工具,揭示了传统中药“柴胡-当归”在调节乳腺增生方面的作用机制。下面就带大家一起解锁这项研究背后的故事。


中药经典配伍:为什么是“柴胡”和“当归”?


在中医理论框架中,乳腺增生多与“肝郁、气滞、痰瘀互结”有关。情绪紧张和气血不畅被视为重要诱因。


柴胡:以疏肝解郁、调畅气机著称,常用于缓解因情志不遂导致的内分泌失衡。


当归:被誉为“补血活血要药”,能养血调经、改善血液循环。


图层 19.png


两药联用,既能疏肝理气,又能养血活血。历代医家多将其用于女性乳腺疾病的治疗,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然而,这种配伍在现代生物医学语境下被验证的证据仍相对有限。



科学研究思路: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


为揭示“柴胡-当归”挥发油的分子机制,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“预测+验证”的双重思路:


  1. 1.网络药理学预测


首先利用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技术(GC-MS)鉴定出柴胡-当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,包括藁本内酯、乙酸葵酯、月桂酸等二十余种。


组 7.png


通过数据库挖掘,找出这些成分对应的生物作用靶点,并与乳腺增生相关靶点进行匹配,结果发现二者共有95个重合靶点。


富集分析显示,这些靶点涉及雌激素受体信号、细胞凋亡通路和PI3K-Akt信号通路等,均与乳腺增生病理过程密切相关。


1.png


2.动物实验验证


研究人员选取雌性SD大鼠,通过雌激素和孕激素注射建立乳腺增生模型。


成功建模后,将大鼠随机分入不同组别,分别给予低、中、高剂量柴胡-当归挥发油以及对照处理,持续30天。


实验期间详细记录体质量、食量、乳头直径与高度,并检测乳腺厚度、脏器指数和组织学变化。



实验结果


实验结果一:大鼠一般状态明显改善


模型大鼠出现进食量减少、体质量增长缓慢、毛发粗糙、乳头红肿等典型症状。相比之下,使用柴胡-当归挥发油干预后,大鼠状态显著改善。高剂量组大鼠状态接近于正常对照组,食欲恢复、乳头肿大缓解,整体生活力得到提升。


实验结果二:乳腺组织学变化得到调控


与对照组相比,模型大鼠乳头直径和高度显著增加,乳腺厚度明显升高,腺泡和小叶数量增多。而经柴胡-当归挥发油干预后,尤其是中、高剂量情况下,乳头体积缩小,乳腺厚度减薄,病理性小叶与腺泡数量得到明显减少。这提示药物在形态学水平上有效“抑制了增生”。


2.png


实验结果三:作用于PI3K-Akt通路及激素受体


在分子机制层面,重点检测了PI3K-Akt信号通路和激素受体水平的变化。


PI3K-Akt通路调控:模型大鼠PI3K和Akt表达过度活化,而抑癌蛋白PTEN表达下降。柴胡-当归挥发油能够上调PTEN,抑制PI3K-Akt异常活性,从而阻断“无限增生”的信号输入。


激素受体水平:模型大鼠出现雌激素受体(ERα)和孕激素受体(PR)过度升高,这正是乳腺增生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。柴胡-当归挥发油显著降低ERα与PR表达,使激素信号重新趋于平衡。


3.png



科学意义与临床启示


这一研究为乳腺增生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。相比部分激素类治疗手段,中药挥发油来源于天然成分,有望发展为安全性更佳、长期适用的新型干预方式。同时,它将传统的“柴胡疏肝、当归养血”经验,用现代语言转化为可解释、可验证的分子机制,展现出中西医结合的广阔潜力。


但目前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,距离临床应用尚需进行更多验证,包括药效学、安全性以及大规模临床试验。未来若能进一步推进,有望将经典药对优化为现代乳腺疾病防治的新型药物,为广大女性提供更多选择。


传统中药方剂并不是“无法解释的经验”,而可以通过现代生物医学手段被重新解读。在科学与传统的交汇之处,也许就孕育着未来医学新的突破。


参考文献:

[1]丁潇滢,梁新丽,周家华,等.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柴胡-当归挥发油抑制大鼠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[J].中草药,2025,56(15):5476-549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