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又上央视了!在“中国药都”樟树与古香今韵董事长黄小英邂逅中医香疗之旅

又上央视了!在“中国药都”樟树与古香今韵董事长黄小英邂逅中医香疗之旅

时间: 2024-08-02    浏览量:598     分享:

image.png


“药不到樟树不齐,药不过樟树不灵”,这是对“中国药都”——江西樟树的生动描绘。


组 3.png


樟树药业始于汉晋、成于唐宋、盛于明清,历1800余年不衰。东汉建安七年,著名丹术家、道教始祖葛玄在阁皂山采药行医、筑灶炼丹,开樟树药业先河;三国时期樟树摆有药摊,唐代设有药墟,宋代形成药市,明清为南北川广药材总汇的“药码头”;清乾隆年间,樟树人开的药店遍布全国,成为国内药界名声大噪的“樟树药帮”。


樟树种植的中药材主要包含车前子、黄栀子、吴茱萸、江枳壳(俗称“三子一壳”),这些药材不仅是江西的道地药材,也是樟树主产品种。


组 1.png


当前正值黄栀子花期,在樟树义成镇,近五千亩黄栀子花竞相绽放,一层层白黄相见的花海,纯纯的香气沁人心脾。作为中医香疗里的一味重要芳香药材,承载着千年的医药智慧与文化底蕴,那么在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赋能下,栀子花会迸发出怎样的新活力呢?


下面让我们跟随cctv4《中药也很潮》直播栏目组的脚步,与古香今韵董事长黄小英一起,探索栀子花在中医香疗中的妙用。



栀子鲜花茶


组 1 拷贝.png


炎炎夏日,若你刚从大太阳下回来,不妨用栀子鲜花泡制一壶清新解暑的栀子鲜花饮。


秉承香药同源之理,作为一味清热药材,栀子花味苦,性寒。入肺、肝经。《滇南本草》:“泻肺火,止肺热咳嗽,止鼻衄血,消痰。”栀子鲜花能够倾泻人体的心、肺、三焦、肝胆经的热,对于热病心烦有良好的缓解作用。


不仅如此,栀子花也是一道独特可口的美食,既可采摘鲜花烹炒,也可晒制成干栀子花与新鲜韭菜配炒,色香味俱全。


其实,香药入茶并非少见,此谓芳香代茶饮。取一味或多味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材,冲泡或煎煮成饮品,代替传统茶叶饮用,为日常添一抹清新与健康。除栀子花外,玫瑰之馥郁、茉莉之清雅、菊花之淡泊,皆是中药茶饮中不可或缺的芳香之选。



古法香牌


组 1 拷贝 2.png


香牌,是中医香疗文化的一种传承。它以天然香料和草本植物火为原料,经过精心研磨、混合、压制,最终成型为一块块形状各异的香牌。


每一块香牌都蕴含着大自然的香气和人类的智慧,是一种不用烧熏便会散发香气的香品。古人常佩戴在身上,步步生香,妥妥的古代“固体香水”呀。


古之雅士,于休憩、研读、会友、冥思之时,皆不离香之陪伴,从单一香草的质朴,到合香技艺的精湛,香文化悠悠千载,蔚然成风。一息之间,恍若步入文人墨客之静谧书斋,空气中流淌着淡泊与睿智的气息。


每枚香牌,皆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,不仅承载着自然的芬芳,更深刻烙印着中医香疗文化的智慧与韵味,是现代生活中一抹不可多得的禅意雅致,小物之中见大美,让人心生欢喜。



越鞠丸


组 1 拷贝 3.png


栀子,其实还是经典名方越鞠丸中不可或缺的一员。直播中便展示了制作越鞠丸的五味中药——香附、川芎、苍术、栀子、神曲。


越鞠丸,源于元代名医朱丹溪先生,主治“六郁”。所谓 “六郁”,即气、血、痰、火、湿、食6种郁生之证,它们并非源于气血阴阳的失衡,而是由于体内这六种元素流通不畅,郁结成疾,阻碍了气血的正常运行。越鞠丸方中,香附能治气郁,川芎能治血郁,苍术能治湿郁、痰郁,栀子能治火郁,神曲能治食郁、湿郁,正是针对六郁所制。


现代社会,工作压力大,生活节奏快,人们的饮食习惯常常是多油多盐,长此以往,身体自然难以承受,各种“郁”症也随之而来。压力大、情绪波动频繁,气郁悄然而至;气郁不解,血行受阻,血郁接踵而至;饮食不节,缺乏运动,痰湿内生,湿郁、痰郁、食郁相继显现;而这些郁结的累积,最终还可能引发火郁,让身体陷入更深的困境。这样看来,越鞠丸无疑成为了我们现代人调理身体、缓解“六郁”的良方。



解郁精油棒


组 1 拷贝 4.png


如何制作一款好用便携的现代版的“越鞠丸”?这就不得不提到黄老师带来的丰富多样的中药精油了。


常用理气类中药,例如陈皮、佛手、紫苏、丁香、沉香、枳壳/枳实等,这类药性味多辛、芳香,具有疏肝解郁、调情志、宽胸气机的作用。当这些中药通过现代提取技术成为中药精油后,仅需简单的嗅吸或适量稀释后涂抹,便能迅速渗透肌肤,进入我们的身体中,帮助我们改善忧郁的心情。


当然,除了中药精油本身的作用以外,选择自己喜欢的芳香气味也是制作解郁精油棒的重要一环。无论是主持人的“香出越鞠”还是“离经叛道”,每一种香气都是自我风格的延伸,选择适合自己的气味,精油棒方能作为“解郁”的好帮手。



家庭纯露蒸馏


组 1 拷贝 5.png


纯露,相信喜欢香疗的人不会陌生。


纯露是由芳香植物蒸馏所得的冷凝水溶液。在蒸馏萃取过程中,油水会分离,因密度不同,精油会漂浮在上面,而水分则沉淀在下面,这些水分就被称为纯露。


在直播中,黄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利用家庭里的简单工具自制鲜花纯露。


将栀子花清洗干净后,在煮壶中放入一只干净的杯子,并将栀子花均匀地铺在杯子周围,向壶中加入蒸馏水,水位低于杯子的高度,将壶盖倒扣在壶口,确保壶盖与壶口紧密贴合,并在壶盖上放上冰块,同时封住壶嘴,以防水蒸气泄露。


用大火加热壶中的水,待水沸腾后转小火继续加热。在加热过程中,蒸汽会上升并遇到低温的壶盖而凝成纯露,滴入杯中。蒸馏一段时间后,杯中便会积累一定量的纯露了。


这种蒸馏方式虽然简单,但蒸馏出的纯露同样保留了栀子花沁人的芳香,以及漂浮在纯露之上那若隐若现的珍贵的栀子花精油。


其实,这已经不是中医香疗第一次登上央视了。此前古香今韵首席科学官杨明教授便在CCTV《中华医药》栏目的一期《巧用芳香治未病》节目中分享了如何用中医芳香植物治疗失眠、过敏性性鼻炎。


近年来,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,坚持把中医药复兴和传承提升至国家战略,并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政策推动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逐步增强,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长,我国中医香疗产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。相信通过充分发挥中医香疗的特色优势,加快发展中医香疗行业,中医香疗在未来能够在大健康领域大放异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