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从喻昌“治燥五律”看秋季如何防秋燥

从喻昌“治燥五律”看秋季如何防秋燥

时间: 2024-08-23    浏览量:105     分享:

图层 20.png


入秋以来,气温开始逐渐变得早晚凉爽起来。提到秋季的养生关键词,一定离不开“防秋燥”三个字。秋燥,从字面意思上理解,是指秋天气候干燥。在部分人看来,它只是秋天的一种特征,其实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,都可以称之为秋燥。


燥的概念最早见于《黄帝内经》“燥胜则干”,提出了燥邪致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。至清朝初年,名医喻昌将《黄帝内经》中“秋伤于湿”修改为“秋伤于燥”,首次明确了“秋燥”病名,并阐明了秋燥证的病因、病机、病位、传变规律、治疗方法和原则,提出了“治燥五律”。


下面通过了解喻昌的“治燥五律”,给秋天防燥的大家一个参考。



治燥之首,在于明辨燥与湿


《秋燥论》五律之一为“凡秋月燥病,误以为湿治者,操刃之事也。从前未明,咎犹可诿,今明知故犯,伤人必多。孽镜当前,悔之无及”。


在中医里,燥和湿是两种常见的外邪,它们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,但方式却截然不同。燥邪就像秋天的风,干干的没有水分。它最容易在秋天,特别是西北那些高原地区出现。如果你感觉口干、喉咙干、皮肤也干得起皮,甚至鼻子、嘴唇都干得开裂,那可能就是燥邪在作怪了。燥邪主要影响的是我们的肺和皮肤,让身体里的水分流失得太快。而湿邪呢,它就像梅雨季节的空气,又重又黏。它喜欢在长夏的时候,特别是东南沿海那些潮湿的地方出没。如果你感觉身体沉甸甸的,不想动,还容易恶心、拉肚子,那可能就是湿邪在捣乱。湿邪会让身体里的水分不能正常流动,积聚在不该有的地方。


图层 23.png


虽然燥和湿看起来是对立的,但它们其实也有联系。有时候,湿邪太重了,会影响身体的水分代谢,反而让身体出现干燥的症状;反过来,燥邪太厉害,也会让身体里的水液停滞不前,形成湿邪。这就像水和沙子的关系,水太多沙子就湿,沙子太多水就干。


所以,在治疗干燥症的时候,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燥邪还是湿邪在作怪,或者是不是两者都有。如果搞错了,用治湿的方法去治燥,或者用治燥的方法去治湿,那就像南辕北辙,越走越远了。正如《医原》所云,“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,湿郁则不能布精而又化燥”。



治燥重在明辨表里气血


《秋燥论》五律之二为“凡治燥病,燥在气而治血,燥在血而治气,燥在表而治里,燥在里而治表,药不适病,医之过者”。


燥有表里气血之分,具体表现为“干于外则皮肤皲揭,干于内则精血枯涸,干于津液则荣卫气衰,肌肉消泺,各种变化皆燥之所伤”。中医治燥,关键在于准确判断燥邪所侵的层次——是表还是里,是气还是血。燥邪初犯,常从皮肤、口鼻进入,先伤气津,再及阴血,严重时影响脏腑。外燥易伤肺,表现为干咳、皮肤干燥等,需宣肺润燥。若治疗不当,燥邪会深入脾胃,甚至肝肾,治疗需根据具体脏腑受损情况而定。


内燥则多由外燥未除,化热伤津所致,或因饮食不节、久病体虚等引起。治疗内燥,需考虑病因复杂,可能伤及脾胃、肝肾之阴及气血津液。如因饮食肥甘厚味导致的阳明腑实,需润肠通便;若因治疗不当或体质原因伤阴,则需滋阴润燥;肝肾阴虚者,应滋补肝肾;气血不足者,需补气养血;而瘀血内阻者,则需活血化瘀。


治杂病兼燥,需慎用燥药


《秋燥论》五律之三为“凡治杂病,有兼带燥证者,误用燥药,转成其燥,因致危困者,医之罪也”。


喻昌反对泛滥使用温燥药,因为害怕以火济火,不能保存津液或者转而为燥,对杂症的治疗产生负面影响。特别是对于那些本来就容易上火、体质偏热的人来说,或者是久病之后身体已经很虚弱的人,服用温燥药物可能会严重损伤胃里的水分,让身体更加干燥。


现在,很多慢性病或者皮肤病,比如肺纤维化、银屑病、肺炎、过敏性鼻炎、湿疹等,它们的发病过程中往往都伴随着干燥的症状。在临床疾病诊疗中当仔细辨证,审证求因,遣方用药,勿用燥药治燥病,使得病情加重。


图层 26.png



治燥关键在于区分肝肺


《秋燥论》五律之四为“凡治燥病,须分肝肺二脏见证。肝脏见证,治其肺燥可也。若肺脏见证,反治其肝,则坐误矣,医之罪也”。


先说肝,肝是个“硬汉”,喜欢往上冲。要是再加上燥邪,就像火上加火,会让人眼睛干、脾气大、身体也紧绷绷的,严重的还会让皮肤变干、发痒。这时候,就得用温柔的方法来安抚它,给它补补水冷静下来。再来看肺,肺是个娇气的器官,受不了干燥。燥邪一来,肺就“哭”了,干咳、鼻子干、喉咙也干,痰还黏糊糊的咳不出来。如果燥得太厉害,还会伤到肺里的“小水库”,让人变瘦,皮肤也没光泽。这时候,就得给肺喝点“润肺茶”,让它清爽起来。


图层 22.png


喻昌特别强调,治燥要分清肝肺。如果燥邪先伤了肝,虽然也要赶紧救肝,但别忘了先把肺里的燥邪清掉,这样才能治本。如果燥邪只是伤了肺,还没跑到肝那里去,那就专心治肺就行了。



凡治燥病,切忌纯用润药


《秋燥论》五律之五为“凡治燥病,不深达治燥之旨,但用润剂润燥,虽不重伤,亦误时日,祗名粗工,所当戒也”。


燥证的病因病机有内外区别:外燥为燥伤肺气、布津障碍;内燥则以邪阻、气郁、脏腑阳虚为病机。对于燥邪,中医界一直有个争论:它是“热”的还是“凉”的?其实,燥邪的“性格”很复杂,它袭击的地方不同,表现也不一样。


通过温病古籍数据挖掘,发现“苦、温”的药在秋天治干燥病时有特别的作用。所以,治干燥病不是随便用润药就行,得根据每个人的情况,用不同的方法。得仔细辨证,找到最适合的药方,才能快点好起来。


图层 24 拷贝.png

参考文献:

[1]茆春阳,杜燕,牛阳.喻昌《秋燥论》治燥五律探析[J].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2023,29(11):1794-1796.DOI:10.19945/j.cnki.issn.1006-3250.2023.11.003.